青光眼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青光眼不容忽视早诊早治是关键
TUhjnbcbe - 2021/2/16 1:30:00

青光眼作为全球第2位致盲眼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视觉健康。目前,我国有近千万青光眼患者,但是有一半以上的青光眼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青光眼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其具有隐匿性和不可逆性,患者早期仅仅觉得眼球胀痛、视力有所下降,但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忽视治疗最终导致视神经永久性损害,视力无法恢复。

 30岁以下青光眼患者多为发育性青光眼


  根据病因、解剖和发病机制,青光眼临床上通常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发育性三大类。原发性青光眼是由于前房角的形态或功能异常引起,而无眼部其他疾病;继发性青光眼则是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如葡萄膜炎、眼外伤、白内障等;发育性青光眼则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前房角发育异常导致房水引流功能下降而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下。

 目前就诊的患者中,以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居多,且多为40岁以上的人群,包括闭角型和开角型两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眼痛、头痛、畏光、视力急剧下降等,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症状剧烈、视力严重减退者,可仅存光感;多为单眼发病,也可双眼同时发病。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几乎没有症状,部分病人可偶尔有视疲劳的现象,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有视力模糊、眼胀或头痛等症状。


  媒体常常报道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而诱发青光眼的病例。专家解释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造成眼压的暂时性升高,但对于正常人来说,通过自身调节后眼压都会恢复至正常;而被诊断为青光眼的年轻人多是由于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眼部解剖发育即已异常导致的发育性青光眼。


  有家族患病史者建议定期做眼部排查


  “重视青光眼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由于青光眼具有遗传性,因此,建议有家族遗传史且出现类似青光眼症状的患者,医院就诊。一般来说,40岁以前,建议每4年做一次青光眼排查;40岁以后,每两年做一次青光眼排查;65岁以后,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青光眼排查。此外,有高眼压症(眼压高于21毫米汞柱)的患者虽然不是青光眼,但却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医院长期追踪观察。


  目前对青光眼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激光或手术等治疗方式,但是这些手段治疗青光眼虽然能降低眼压,但是不能逆转患者视力、视野的损失。因此,对于青光眼务必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可通过测眼压、查眼底、房角镜和视野检查、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等方式,提前预知某些青光眼发病风险并进行早期干预。据统计,通过以上检查和后续治疗手段,约50%的患者都能有效规避青光眼的发作。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特别注意睡眠时枕头高度要适宜,不能过低;情绪不能长期处于激动、紧张的状态,要避免长时间阅读、玩手机、看电视等近距离用眼,也不宜在暗室久留。要减少一切导致眼压升高的因素,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衣领、腰带不要过紧等,减少急性发作的机会。


  青光眼患者有哪些表现、如何确诊?

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常是发作性的,比如眼睛胀痛、鼻子酸疼,眼压突然增高,还可引起头疼、恶心、呕吐、视力下降、虹视等。其中,虹视是青光眼相对特异性的表现,即患者看白炽灯泡会发现灯泡周围有像彩虹一样的光圈。开角型青光眼又被称为“光明的小偷”,这是因为它发病非常隐匿,没有明显症状,当发现视力下降、视野缩小时,多已经到了青光眼中晚期。诊断青光眼有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是看眼压是否升高,第二看视神经是否受到损害,第三看视野是否受损。只要符合其中两点,就基本可以确诊为青光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光眼不容忽视早诊早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