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糖果市场都在“减糖”的消费趋势下被颠覆,这对新品牌们来说是风口,对糖果巨头们来说,却是风险。
作者
周莫
编辑
杜仲
来源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
巧克力作为甜蜜生活的象征,这几年在中国过得似乎并不那么“甜蜜”。
年初,北美巧克力品牌「好时」被曝在中国撤柜闭店,各大电商平台也显示缺货。尽管好时公司否认并非是撤出中国,但从表现来看,好时在国内建立起的巧克力帝国正在逐渐瓦解。
在中国整个零食糖果市场,巧克力总体规模较小,虽然在过去的十年销售总量翻了一倍,但增长太缓慢。
市场数据显示,年中国巧克力市场,好时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2%,远低于玛氏的32.8%、费列罗的22.3%。在休闲食品多样化、零糖零卡零脂健康观念盛行下,巧克力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受消费者欢迎。
不止好时,年轻人对糖的摄入越来越谨慎,哪怕是吃巧克力,也不是一块“简单”的巧克力了。
当爱情故事带不动销量,面对新人群,新入局的品牌开始从成分下功夫,健康黑巧、低糖低脂麦丽素等产品开始出现。
这几年,每日黑巧在大牌林立的巧克力市场撕开了新局面。年7月,每日黑巧正式上线,上线12个月,成交额便破亿。
小众的黑巧,开始不断被年轻人选择。和饮料市场一样,糖果市场也正经历着巨大变化。
01好时的“三进三出”
年,费列罗、玛氏、吉百利纷纷抢夺中国消费者之时,美国的好时也悄然进入国内市场。
创立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好时是北美地区最大的巧克力及巧克力类糖果制造商,有着年的历史。在好时工厂建立之初,当地还只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牧场,好时的建立及扩大,使这座小镇成为了溢满巧克力香气的巧克力王国。
年,好时派了一个员工到上海建立了小团队,租了几个柜子,就开始销售起了巧克力。年,这名美国来的员工任期已满,他的职位被一位好时中国办事处的代表取代。
彼时的好时,只是以贸易公司的形式在中国销售巧克力而已;年,好时(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时中国)的成立,才意味着好时真正进入中国。
但新公司的成立,并没有迎来开门红。年,好时中国内部出现腐败问题,管理动荡,员工总数由名骤减到了10人左右,还拖欠了经销商不少费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好时退出了中国,并偿还了所欠费用。
但显然,好时并没有放弃中国这块“宝地”。年,和韩国乐天合资开公司后,好时重新进入中国。
中国市场不负众望。年,好时坐上了国内巧克力第三的位置。从年开始,中国就成为了好时继美国之后最大的消费市场,但也同步开启了其跌宕起伏的中国之旅。
面对走高端的费列罗和走平价路线的德芙,好时的定位明显不上不下。为了改变困局,好时做出了惊人之举——斥30亿巨资收购金丝猴。
对于收购金丝猴的计划,好时表示看中了金丝猴在当地的经营技巧及国内销售平台,希望借助后者完善自身中低端销售产业链,实现资源整合。
然而这场收购却埋下了“雷”,甚至直接拖垮了公司业务。年,好时不得不以2亿元贱卖了金丝猴。
抛售后,好时的业绩有了一定起色,又开始琢磨如何“讨好”国内消费者。
年4月,好时全球首家甜品概念店在上海开业,甜品店是好时与代理商合作运营,主要售卖巧克力饮品和巧克力冰激凌。一开始,甜品店成绩不错,一个月的销售额达25万。此外,好时也在推进本土化,曾推出月饼。
年,好时营收有所提升。但没想到疫情突袭,年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46%,在最大的海外市场惨遭滑铁卢。
如此“三进三出”,好时的撤柜闭店皆为“走投无路”。只是不知这次“撤退”后,是否还会再次卷土重来?
02每日黑巧:一块融资过亿的巧克力
就在好时“抛弃中国”时,国内的巧克力市场正在被新品牌们重塑。
从英国留学回来,周彧意识到,巧克力是门挣钱的生意。于是年,他与林希创办了健康零食品牌LANDBASE。3个月后,该店旗下产品猫弟松露巧克力单月销售额就达到了40万元。
林希曾公开透露,创业期间,团队发现消费领域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供应链渠道的升级,丰富了品牌运营体系和产品话语权;二是进口产品的涌入,使得消费者对审美及健康有了新的认知,这都在倒逼国产产品的改进升级。
沿着这一思路,年,LANDBASE孵化了巧克力品牌「每日黑巧」。
年第三季度,每日黑巧推出了第一款产品。98%的可可含量,用菊粉代替了白砂糖,这款创行业之新的巧克力上线仅12个月就成交额破亿。
很快,每日黑巧受到了资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