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创作与社会如何发生关系
曼城亚洲艺术三年展在二零零八年成立于英国曼彻斯特,为亚洲以外唯一的亚洲艺术三年展。旨在与各个美术馆及艺术机构合作,着眼亚洲当代艺术,并邀请国际知名的亚洲艺术家以及艺术界的新秀来参与展览。继前两届的成功经验,第三届曼城亚三策划工作已经启动,展览将贯穿曼彻斯特整个中心市区,于2014年9月26日正式开幕。作为本届曼城亚三的核心艺术机构,1986年成立于曼城的华人当代艺术中心将携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近三十位重要艺术家,推出一个全新的中华当代艺术展览。该展览不仅是本届曼城亚三的焦点项目,同时也将成为英国迄今规模最大的中华当代艺术展事。 田霏宇:谢谢你的介绍。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初步的策展理念的说明,其实就是把一个出发点放出来给我们大家看,不知道在座的艺术家也都看过没有,策展团队可能在说到其实起这么一个名字,我们一会儿可以回到翻译的问题,但是这个英文就可以直接翻译成 和谐社会 ,我觉得其实已经挺说明一个判断的理念,所以可能如果我想跟艺术家开始进行讨论,可能会提出只要是一个关注中国的人,基本上谁都会,包括谁在海外都会知道的一个理念,一个和谐社会的理念,因为这几年提的特别多。 可能我觉得比较合适的就是从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开始,有的时候比较笨的问题可能是最有意思的,因为姜老师这里提到的是艺术家跟社会之间的一个关系,我们做当代艺术的阐述、评论,包括策展的工作,其实也是经常会从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推理到一个社会的现实,然后一步一步地说这个艺术家的作品,这个艺术家的创作是如何跟这个社会发生的关系,如何介入到这个社会当中或者如何被这个社会所涵概的一些因素所形成的。 一对一的关系就是艺术家实践和他周围和背后的这种社会的现实和条件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大部分的时候其实是由我们这些艺术工作者来回答,而不是由艺术家本身来回答,因为好的艺术家可能会觉得自己需要避讳这一点,不能太直接,作品应该为作品说话,艺术家应该站在作品的后面,我们有一套这样的关于艺术家和自己的作品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理论,其实就是一些习惯。所以我就是想用这个机会提出这个比较笨的问题,在座的艺术家们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在工作的时候,在创作的时候,在艺术圈,在艺术界里边担任艺术家角色的时候,在参与到包括艺术的这些比较繁琐的、其他的、不是创作本身的这些工作时,到底是怎么理解自己在这个社会里边的一个位置?谁先回答,我觉得不需要说太多,我们是不是可以展开一些初步的讨论。 王音:我认为我自己的工作特点是没有什么特点。我属于没有特点的人,生活习惯什么的都是缺乏特点的,我喜欢每天都差不多一样。所以我自己的工作特征也希望是这样,我老觉得每天都差不多。 田霏宇:我先不追问这些,我想了解一下你不是说对艺术的了解,对当代艺术在这个社会里边的角色或者是它的位置你有什么思考吗?因为可能发生过一些变化,从你开始做作品的时候就是已经经历过多重不同的阶段,你觉得现在我们做的这些跟当代艺术有关的这些工作跟更大一步的社会之间有关系吗?还是我们是完全套在一个自己的小圈子里? 王音:现在和上世纪九十年代、2000年之间的? 田霏宇: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现在。 王音:我还是理解你说的是有比较的意思吗。 田霏宇:可以比较。 王音:这么多年过来变化还是非常大的,其实变化大了,我觉得这十年间和商业化有关系。 田霏宇:其实在座的一些艺术家也参加过我们去年做的一个展览 ON/OFF ,这个提法跟很多东西有关,我不用很具体的说明,其中的一个就是这代艺术家可能是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所谓的80后或者是80左右的这些人,其实都是在2000年后走到了开始成型的这么一个艺术的系统当中,这个对他们的创作有一些影响。所以不知道在座的艺术家们有没有对你们上学的时候和现在的当代艺术系统结构做过什么思考,或者是自己跟自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