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收不行这些东西太像食品,宝宝吃了会中 [复制链接]

1#

科大大,昨天邻居家小朋友给妞妞一颗巧克力,结果打开包装里面居然私密用品!

当时我脸都绿了,两孩子还在一旁傻笑......

后来才知道,那是邻居朋友送的“创意恶搞”礼物!被孩子当做糖果拿了出来。

给成人用品“穿上”糖果的外衣?这些商家都不考虑孩子的吗?

是的,他们不考虑,因为他们的产品是面向成人出售的。

但孩子没有辨识度,看到Bra都会抱起要“喝奶”......

市面上,不论是食品美妆化,还是美妆食品化,包裹着“糖衣”的商品,并不在少数。

“糖衣”包裹的用品

包装成糖的口红

(唇膏,最原始的一类口红。)

美加净唇膏“穿上”大白兔奶糖的“经典外衣”,外观上着实捕获了老夫的少女心。

对于官方回应的“唇膏保留了大白兔奶糖的味道”,广大网友纷纷表示,有种想吃掉的欲望:

隔壁家小鹿:还没涂呢就吃完了。

章大瓜:我怕我把唇膏吃了。

是西瓜籽呀:我可能会吃了唇膏。

包装成口红的糖

(图片来自网络)

在孩子群里,这种印有“迪士尼人物”的儿童口红(不可食用),和口红糖(可食用)同时存在,甚至已经成了深受小朋友喜欢的“网红产品”。

这包装,对于认知不全的宝宝来讲,误导指数可以打满格了!

孩子会认为,这个叫做“口红”的东西,也是糖果的一种。

包装成饮品的护肤品

某品牌的5款护肤水,包装外观看上去神似果汁。

瓶体还标有“畅饮”、“新鲜多汁”、“FRESH+JUICY”等字样。

(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十分有可能造成儿童误饮误食的商品,好在目前已经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架。

韩国的一款乳酸菌面膜,从外观上看和乳饮品养乐多几乎没差。

(图片来自网络)

只不过面膜是袋装,养乐多是瓶装,但这并不能减轻对宝宝误导的可能性。

包装成糖果的化妆品

某大牌化妆品的定妆粉做出“似糖”的造型,看上去着实抓人眼球。

(图片来自网络)

豪不夸张地讲,科大大看到这些“糖豆豆”都有想吃的冲动!

所以科大大强烈建议家长们,选购用品时,不要被“外表”所迷惑,注意以下3点:

1.看成分:若含有甲基异噻唑啉酮、尼泊金酯(对羟基苯甲酸酯)、甲醛和甲醛供体类的防腐剂,需慎重选择;

2.看包装: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是否清晰可见;

3.看外形:产品实体设计是否太像糖果,或对家中宝宝有其他误导性的设计,有则最好不买。

生活中除让人眼花缭乱的用品,部分药品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糖衣”包裹的药品

老鼠药太像糖

15个月的男婴,误把老鼠药当作糖,误食导致昏迷。

好在家人抢救及时,宝宝才脱离了危险。

降压药太像糖

老人的降压药在多数家庭都会有,但因为宝宝把降压药当作糖果,误食危及生命的新闻,时有发生。

科长再三提醒大家,一定要放置好那些颜色和形状和宝宝糖果相似的药丸!

1.拧紧药瓶安全盖,放在橱柜高处。

2.每次用完药都要收好,切勿把它们遗留在饭桌或茶几上。

3.宝宝模仿力强,最容易模仿大人的动作,应避免在宝宝面前吃药。

4.告诉孩子药品危险,更要注意,不能为了让他们服药,把药说成糖果或吃起来像糖果。

面对这些潜在的危险,家长们应该如何选购真正适合宝宝的食品呢?

挑选方法看两点

首先,要尽量避开易误导小朋友的商品。其次看以下两点:

看营养成分

低能量低脂肪,含少量添加的糖、盐,如坚果类;富含植物性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如豆制品;富含钙、锌、铁等能够提供宝宝日常需要的营养素,如谷类。看配料表

排名靠前的最好是天然原材料

如牛奶、鸡蛋、水果等,而不是白砂糖或添加剂等。

比如,配料表中只有牛奶,那就是%的纯牛奶。

而如果水、白砂糖紧随其后,那就是被稀释的牛奶。

反式脂肪含量较多的尽量不选反式脂肪的代名词有很多,比如:植物奶油、植物黄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等。

尽量选择添加剂较少的食品常见的添加剂有:

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钠等;

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等;

增稠剂:卡拉胶、黄原胶等。

养娃就像是一场“战役”,你无法预测“敌人”在哪个地方埋伏。记住上面两点,免踩坑!

科长叨叨叨:

商品样式花里胡哨,

家长挑选慎重有招,

买回记得要放好,

宝宝健康最重要!

科学家庭育儿团队原创

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与万千家庭一起,专注宝宝的早教、智力开发、性格培养、情商教育、家庭亲子关系处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