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40117/4328642.html咱都知道,一到春节,发红包这事儿可就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就说给孙子发红包吧,您给了两百块,心里头是不是也犯嘀咕:这钱,够意思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讲讲我一朋友家的事儿。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坐吃团圆饭,热热闹闹的。到了给孙子红包的时候,老爷子笑眯眯地掏出两个红彤彤的信封,每个里头装着两百块。小孙子刚上小学,接过红包那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高兴得直蹦跶,还大声喊着“谢谢爷爷”。可孩子他妈呢,脸上虽然也笑着,等回屋了,就跟老公小声嘟囔:“你看咱周围亲戚,给孩子的红包都比咱爸给得多,是不是少了点啊,别让孩子觉得咱家人小气。”就这么一件小事,一家人的心情啊,都跟着起了点波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啊,这红包给多少,门道可多了去了。
从家庭经济状况来说,要是家里条件好,赚钱容易,逢年过节给孩子包个大红包,那也是手头宽裕,图个喜庆。像那些做生意的大老板家庭,给孙子的红包说不定成千上万,那就是财大气粗,想让孩子开心,也显示自家日子过得红火。可咱普通老百姓呢,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挣点工资,还得盘算着过日子,柴米油盐、孩子学费啥的,处处都得花钱。这时候,能拿出两百块给孙子包红包,那也是咬咬牙,从牙缝里省出来的,这里头满满的都是对孩子的疼爱,分量可不轻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看看各地的风俗习惯,那差别可大了去了。在广东那边,红包叫“利是”,图的就是个吉利。他们给红包,金额普遍不大,五块、十块、二十块的都有,亲朋好友、邻里同事之间都互相给,给的人多,收的人也多,大家就是享受那种热热闹闹、互相祝福的氛围,这红包啊,心意到了就行。可要是到了北方的一些大城市,像北京、天津,特别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春节给孩子的红包,没个千儿八百的,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这就是地域差异,风俗不同,对红包金额的看法也不一样。
图片来源于我
还有啊,孩子的年龄阶段也很关键。要是孙子还小,学龄前的娃娃,对钱没啥概念,给他两百块红包,他就觉得是张花花绿绿的纸,能换来好吃的糖果、好玩的玩具,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可要是孩子上了中学,开始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同学之间说不定还会攀比,这时候两百块可能就显得有点寒碜了。他们心里想着,出去玩一趟、买个新游戏啥的,这点钱都不够,自然就没那么兴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一些经济一般的家庭里,两百块红包承载的意义可大了。就像我老家有个亲戚,两口子都在工厂打工,一个月挣不了多少钱。过年的时候,给孙子两百块红包,那是老两口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攒的。孩子拿到红包,虽然知道钱不多,但也懂得这是爷爷奶奶的一片苦心,一家人照样其乐融融。在他们那儿,亲情可比金钱贵重多了,这两百块就是传递亲情的纽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说到那些遵循小金额红包习俗的地方,比如刚才提到的广东,两百块红包说不定还算是“巨款”了。大家都不看重红包里的钱数,更注重的是长辈给晚辈祝福的这个过程,孩子收到红包,道一声谢,感受的是浓浓的年味和家族的温暖,根本不会去计较钱的多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对于年龄小的孙子来说,两百块钱足够让他们在春节期间拥有一段快乐的回忆。带着他们去买个小鞭炮、几张贴纸,或者是心仪已久的卡通画册,看着孩子脸上纯真的笑容,您就会明白,这时候红包的意义早已超越了金钱本身,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欢乐的节日氛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说啊,咱别光盯着红包里的数字看。红包说到底,就是亲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是衡量亲情深浅的尺子。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晚辈对长辈的敬重,这才是春节的真谛。哪怕就给两百块红包,只要心意到了,那份浓浓的亲情,孙子能感受到,家人也都能体会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了下一个春节,当您又准备给孙子红包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些事儿,别再为红包金额纠结了,好好享受这难得的团圆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