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青光眼日一文了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 [复制链接]

1#

每年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青光眼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居多,这是一种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病理改变为特征的眼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视力极度下降,伴剧烈眼痛、剧烈头痛、眼眶胀痛、恶心、呕吐等。本文利用误诊智库统计10年数据,以了解我国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误诊概况。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诊断要点?

患者具有发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部解剖特征;急性眼压升高,房角关闭;单眼发病者做对侧眼检查,发现同样具有发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部解剖特征;眼部检查可见上述各种急性高眼压造成的眼部损害体征。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文献误诊率?

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临床表现多样化,非常容易导致误诊。了解误诊数据概况,有助于提高本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北京中卫云医疗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陈晓红院长领衔的误诊大数据研究显示:—年发表在中文医学期刊并经遴选纳入误诊疾病数据库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文献40篇,总误诊例数例,文献误诊率19.37%。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容易误诊的疾病?

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疾病居前5位的是胃肠炎、脑血管病、偏头痛、高血压病、高血压脑病,部分患者首诊仅做出症状、体征诊断,如颅内压增高、眩晕、头痛待查等。主要误诊疾病范围见表1。

表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误诊疾病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导致的后果?

对文献报道的误诊后果分析提示,例中,例未提及误诊后果,例可统计误诊后果。按照误诊疾病数据库的误诊后果分级标准,例(91.51%)为Ⅲ级后果,均发生误诊误治但未造成不良后果;40例(7.55%)为Ⅱ级后果,因误诊误治导致病情迁延或不良后果;5例(0.94%)为Ⅰ级后果,因误诊误治遗留后遗症。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误诊原因?

研究者对40篇文献提供的误诊原因出现频次进行了统计分析,归纳为10项,见表2。

表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原因

经验不足而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是首位误诊原因?

在例误诊病例中,首诊于其他科室如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急诊科等有例,占93.86%。而首诊于眼科的仅占6.14%。有研究将4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首诊于眼科的22例和首诊于其他科室的24例,结果发现首诊于眼科的患者无一例误诊,而首诊于其他科室的24例患者中,仅有4例诊断正确,20例发生误诊,误诊率达83.33%。该病是眼科常见疾病,又是眼科急症,在本科教学大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均是重点内容。眼科医师对此病认识充分,极少发生误诊。而在其他科室由于不是常见病,接触较少,加上在目前本科生实习阶段对眼科不重视,造成对本病认识不够,经验不足导致误诊。

问诊和体格检查不细致是第二位误诊原因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十分典型,如视力急剧下降、眼痛、眼部充血、瞳孔散大、眼压高等。如询问病史和眼部体格检查不仔细,则难以发现眼部异常,未及时请眼科医师会诊,从而延误诊断,未作出相应的处理,甚至对视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诊断思维方法有误也是青光眼误诊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医学生培养模式主要是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和发散式思维的培训较少,加上专业分工较细,造成临床医师对本专业疾病认识充分,而对其他专业的疾病知识缺乏,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纵向思维多,不善于横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考虑本专业疾病多,考虑其他专业疾病少,在把本专业疾病与其他专业疾病结合起来进行鉴别诊断方面的能力欠缺,因此在工作中遇到与本专业其他疾病就容易发生误诊。

未选择特异性检查项目必然导致青光眼误诊

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特异性检查项目中,最关键的是眼压测量,即便是在没有眼科检查设备的科室,接诊医师也可以通过手指触压眼球来感受眼球的软硬,通常急性发作的眼球较未发作的眼球明显变硬。但指测的准确性需要长期的训练。其次是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这两项检查均是眼科的常规检查项目,医院均可以进行,但其他科室医生应用较少,从而误诊。

并发症状掩盖了原发病而导致误诊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因常出现头痛、偏头痛而被首先考虑为神经内科疾病,因为恶心、呕吐被考虑为胃肠炎,本病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人本身就可以同时患有高血压病,急性发作时由于头痛、休息不好、紧张等因素导致血压升高,而被误诊为高血压脑病。上述症状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在症状鉴别诊断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容易被忽视,造成误诊。

防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的措施

首先,建议教科书增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鉴别诊断内容。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和高血压脑病,而现有的教科书中在这部分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多是与本专业的疾病相鉴别,很少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鉴别的内容,这样就导致了培养的医师横向思维不足,为本病的误诊埋下了隐患。

其次,要加强对本科生眼科实习的管理,增加感性认识本科生实习阶段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疾病,在实习阶段能够看到,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临床实习阶段除部分将来准备从事眼科专业或对眼科感兴趣的学生外,很多学生忙于准备考研或找工作,眼科实习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第三,加强医院医师的眼科知识培训对容易误诊本病的高发科室中已经在岗位的医师,可以采取眼科知识培训,如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急诊科和基层医师,进行关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知识培训,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本文摘自年11月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误诊大数据分析》一书

临床医生必备工具书——《中国误诊大数据分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