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便宜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昨晚,是年与年的交接之夜,在我的手机里有个APP是有关知识产业的,早期叫《罗辑思维》之后派生出《得到》主理人罗振宇推出了跨年演讲,内容蛮正的,所以每年的12月31日我都会在网上看直播。
今年罗振宇的跨年演讲题目是《长大以后》,虽然他的主题和内容都是正能量的,但整体感觉比预期差点,特别是他神秘兮兮的开篇,让我觉得挺怪的,想不明白罗老师为什么要用一个美国艺术家的的一个展品来开篇。更糟糕的是,他说的情形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年我在上海外滩看了冈萨雷斯的艺术展,墙角的彩色糖果被誉为影响深远的艺术作品。其喻意也确实如罗振宇所言:生命是甜蜜的,生命很无奈总会流逝,让他的人总会有能力、有办法一次次地重生。
然而事实上,是这样吗,对艺术品而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去看过冈萨雷斯艺术展的人就会知道,罗老师加了自己与事实不符的想像。
一是糖果的重量,并不是像罗老师说的精准的79.4公斤。也许真的像罗老师所言,糖果象征他的爱人,然而这只是免征而已,事实上每次艺术展,根据场馆面积的不同,糖果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不像罗老师所说精准的79.4公斤。
二是补糖果,就这个问题,我还真的咨询过展馆的工作人员,每天的艺术展上,会有一些人拿走一些糖果,第二天会象征性地补一些,并不像罗老师说每晚,糖果都要重新称重,把重量补够79.4公斤。冈萨雷斯的艺术是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现实生活或是展览本身。
也许像罗老师所说的,这个艺术品是冈萨雷斯对爱人的怀念。然而艺术界对这个作品还有另一种解读,艺术馆的地面上的糖果,来参观的人可以任意拿走它,有人会觉得很喜啦,因为糖果是甜美的小礼物,人人都喜欢它,而在这个与观众互动的过程中,艺术品被不断消耗。
试想一下,当你被允许在艺术馆里拿走一粒糖果,一件作品的一部分,你会怎么做?你是遵从自己的第一反应吗?还是观察别人会怎么做?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显得更得体?
当选择的自由交给你时,你仍然会感到限制吗?这个限制是不是其实来自于你的内心?假设你拿了,会很快地把它吃掉吗?你吃下去的只是“糖果”吗?还是在吃“艺术”?原来艺术可以以这样的形式被人所消费吗?你吃下去以后,艺术是不是在你的身体里,而不再像你原本所以为的离你非常的遥远?这样的思考是不是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