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徐洪才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改革的核心qaeyhesk [复制链接]

1#
白癫风好治吗

徐洪才:理顺*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改革的核心


《金融街会客厅》专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


    「本期导读」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产业调整的方向,影响着数以千万计的企业和个人,随着改革进入关键之年,2015年产业调整将如何进行?取代房地产的经济新引擎将来自哪里?在更新换代的过程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发展机遇?适逢两会,又将释放出怎样的结构调整信号?《金融街(行情000402,问诊)会客厅》特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为我们解读2015总理《*府工作报告》,分析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带来的投资机遇。


        「本期嘉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金融学教授、研究员,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加拿大UBC访问学者,


    1996年获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首都经贸大学证券期货研究中心主任、风险投资公司高管、证券公司高管、中央银行官员和中国石化(行情600028,问诊)助理工程师;著有《投资基金运作全书》、《变革的时代: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和方向》、《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与监管研究》等专著。


        「片花」古语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经济在转轨,改革在进行,“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等战略不再局限于一城一池之得失,而是将全国下成一盘棋,这一切都有赖于有形之手的促成,然而,“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如何共存才能更好的为经济主体服务?如何避免形成新一轮过剩?


        金融界:从现在的*策上来看,可以感觉到中国正在从一个大国向强国转变,就是所有的*策可能不像以前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发展某一项产业,而是说通过刚才您提到的这几个重点不断向外辐射,走一盘大棋,那您认为这盘大棋的关键和重点是在哪里?


        徐洪才:我觉得总理讲得非常好,就是我们要释放改革红利,现在动力机制正在从要素的投入转到创新驱动,改革的核心就是要理顺*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这次在*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双引擎”,就是一方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简*放权、培育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建立市场规则;另一方面*府本身要有壮士断腕之决心在改革上再下一城。今年的一个重头戏就是自贸区扩容,把这种高标准的国际自由贸易区经验,在一些中心城市、节点城市以及对外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进行试点。


        这就要用到三个清单,首先是负面清单,对企业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这将极大的的解放生产力,让小微企业和民众都能积极地参与创新活动,形成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局面;其次是*府的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有规定必须为”,*府既要发挥好自身作用,也不能错位越位要把原来的束缚生产力的枷锁统统打碎,释放微观主体的活力。


        去年的情况大家已经看到了,因为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很多民营企业,包括普通老百姓创新创业的激情很高,登记注册了很多企业,都想当老板,这样把市场机制建立起来,同时发挥好*府有形之手的作用,那么很多战略构想都可以实现,我觉得这是重中之重。


        金融界:那么在*府“有形之手”来引导经济发展,制定经济*策时,如何避免造成新一轮的过剩?


        徐洪才:过去存在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府都有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以GDP为纲,但是各自为*,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市场机制,全国统一竞争的大市场机制,所以就出现一些重复。当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要的重复,一定程度的过剩是保证竞争的一个条件,但是过度低层次的重复竞争、重复建设就是一种资源浪费,现在我们要避免走过去的老路。


        首先从*府的大战略规划上看,现在是打破了过去的行*规划,全国一盘棋,三大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都是跨区域跨部门的一种协同,另外就是让市场机制自觉地发挥作用,而非行*指令,是企业自主选择,企业资金的流动、投资、融资、生产、经营,都遵循其客观规律,资金流入投资效益好的部门,而*府要做的是适当引导和保驾护航,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是要“扶上马,送一程”。


        这些行为一定会有它自然的客观规律,那些赚钱的部门、投资效益比较好的领域,资金自然会流进去。而一些新兴产业、弱势产业开始的时候,生命力比较弱,*府适当予以引导、*策扶持甚至鼓励,这是必要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